附带打击“造血”能力: 空袭范围不仅限于港口本身,还延伸至其经济支撑点。例如,位于荷台达港以东的“巴吉尔”水泥厂(Bajil Cement Plant)也遭到精确打击。以军声明明确指出,该厂不仅是胡塞武装的重要经济资源,更被用于建造军事隧道及其他军事基础设施。摧毁这类军民两用设施,是对胡塞武装“造血”能力的直接削弱。
持续性压力: 从证据来看,针对荷台达港的空袭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自去年以来冲突升级的一部分,并在近期呈现出高强度、高频次的趋势。以色列国防军的声明和胡塞武装的报复性无人机袭击(如袭击特拉维夫机场等目标)表明,这种“行动-报复-再行动”的循环仍在激烈持续和升级。胡塞武装陷入了“修了炸,炸了修”的泥潭,宝贵的资源和精力被持续消耗在维持这条脆弱生命线的挣扎上。(本文由AI辅助生成)[page]
三、 暴露的短板:游击高手的港口困局
胡塞武装素以擅长山地游击战和运用导弹、无人机进行非对称打击而闻名。他们在也门复杂地形中与沙特联军周旋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然而,荷台达港危机却无情地暴露了其一个致命短板:对固定关键基础设施的防护和抗打击能力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