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场突变:俄军“声东击西”的致命刀锋
当乌军主力仍在顿巴斯苦守“钢铁防线”时,俄军突然在9月15日调转兵锋,以6个机械化旅为矛头,在宽达25公里的战线上直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界。短短24小时内,俄装甲集群向西狂飙40公里,兵锋距州界仅剩2公里,侦察分队甚至渗透至巴哈特尔定居点侧翼!乌军前线指挥官坦言:“俄军完全避开了我们在扎波罗热预设的雷区与反坦克阵地,像手术刀一样切开了防务真空区。”
更令基辅震颤的是南线战报:俄“南部集团军”同时在南顿涅茨克发动钳形攻势,一日连克特尔诺夫、扎里亚等战略要地,乌军第31机械化旅被迫放弃20平方公里阵地后撤。笔者研判,俄军此次双线突进绝非偶然——以顿涅茨克佯攻吸引乌预备队,再以第聂伯罗为主攻方向,正是苏式“纵深突击”理论的智能升级版。
二、第聂伯罗危局:从“战略后方”沦为“绞肉前线”
回望2024年10月,第聂伯罗城防崩溃的惨剧曾震惊世界:2000守军覆灭、总统府沦陷的阴影尚未散去。而今俄军卷土重来,意图更为致命——若控制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将彻底切断乌军西部补给动脉,使敖德萨至哈尔科夫的铁路网陷入瘫痪。卫星图像显示,乌军虽在斯洛维扬卡(Slavyanka)等地抢筑新防线,但混凝土工事完成度不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