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法律的重要性,在人大常委会的草案审议中已经明确阐述,其最核心的内容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那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底有多重要呢?咱们拿最近的一个现实案例来简单谈一下。近期社交媒体上出现的一些动向就非常值得警惕——甚至有人开始为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乱认祖宗”。例如,有人公然散布“蒙古族的祖先是匈奴”这类颠倒黑白的言论。在占豪看来,这完全是一场别有用心的认知战操作,在没有相关法律依据的时候,我们只能靠舆论战来抗衡。
真实情况是,历史上的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草原政权,早在汉朝时期就因屡遭打击及周边民族的融合挤压,逐渐分散并融入其他民族之中。事实上,匈奴在近两千年前就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其中很大一部分重新融入到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当中了。而蒙古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是在13世纪成吉思汗时期才逐渐形成,两者相隔千年之久,却被某些舆论故意张冠李戴、强行“认亲”,这背后大概率就是外部势力的刻意推动。
那么,这些认知战攻势究竟从何而来呢?大家如果关注近日新华研究院发布的《美国认知战》报告就会清晰发现:美国对华发动认知战已有数十年历史,从未停歇。上述这类谣言,正是试图解构我们的历史认知、破坏民族团结,直接对冲我国近年来持续推进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工作,是典型的认知战手段。多年来,美国就是用这种认知战手段,长期对我国打“民族牌”,拿新疆、西藏少数民族说事,制造虚假叙事。甚至还炮制了“新清史”等错误史观,误导世界对中国历史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