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裂变:一场精准狙杀与制度性溃烂的狂欢

时间:1757600438
来源:

• 极右翼内部清洗:柯克的“转折点”与“骄傲男孩”等极端组织存在资源争夺。其现代化政治营销模式威胁传统极端组织影响力,不排除借机清除竞争者的可能性。美国极右翼内斗史上早有类似案例。

04 战争逻辑的内化:从议会到街头的暴力升级

五角大楼2023年度《极端主义评估报告》显示,现役军人参与极端组织比例上升300%。国会山骚乱事件中退役军官占比达20%。当阿富汗战场归来的特种兵开始向国内政敌提供战术训练,当BLM运动与极右翼民兵在波特兰街头展开巷战,查理·柯克之死只是暴力升级的必然节点。

军事学家霍华德·迈克尔曾指出:“当政治共识破裂,子弹将成为选票的延续。”美国现在每100起凶杀案中有9起属于政治关联暴力,这个数字较2016年暴涨470%。拥枪权辩论最讽刺的结局或许是:正当柯克宣称“枪支不是问题”时,一颗子弹用物理方式终结了辩论本身。

05 降半旗背后的制度性溃烂

特朗普下令全美降半旗时,白宫声明称柯克为“爱国典范”。但仔细审视就会发现问题本质:一个从未担任公职的31岁网红,因煽动性言论获得国家哀荣,反映的是政治合法性的彻底异化。建制派政客需要他的青年动员能力,资本集团青睐他的内容变现能力,极端势力利用他的意识形态爆破能力——这种多方共谋最终制造出无法控制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