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境外央行续签货币互换协议,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常规操作。今年,中国人民银行除了上述欧洲中央银行、瑞士国家银行、匈牙利国家银行,此前还与巴西中央银行、新西兰储备银行、泰国银行签署或续签了本币互换协议。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与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些协议共同构成了一张人民币国际化的“安全网”,正逐步推动人民币从贸易货币向投资货币、储备货币迈进。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和数字货币技术发展,人民币有望在多极化世界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为何是这三国?东大精准布局
中国这次与这三家央行签约,属于是续签,体现了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精准布局。中国与欧洲中央银行、瑞士国家银行、匈牙利国家银行分别于2013年、2014年、2013年首次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此后又分别续签了几次。
欧洲央行代表整个欧元区。中欧之间的本币互换协议是中国对外签署的最大规模本币互换协议之一,与欧央行的合作,意味着人民币进入了欧洲核心金融圈,不仅为欧元区人民币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还通过法兰克福、巴黎等离岸中心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体现了双方在金融领域的深度互信。
瑞士作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是许多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与瑞士国家银行签约,有助于提升人民币作为稳定货币的形象,增强国际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