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式橄榄枝暗藏玄机?中国航发突围绝不能押注

时间:1756393882
来源:

PD-8:支线客机的“替补队员”?

对标ARJ21所用CF-34的PD-8,2022年才完成核心机测试,2024年3月首飞成功,目前仅2架SSJ-100试飞。俄方宣称年产量将逐步提升至30台,但民用发动机从试飞到成熟商用至少需5年——它连“幼儿园”都没毕业,谈何替代?

PD-14:唯一能打的“主力”?

这是俄罗斯目前最成熟的民用航发,2014年便开始测试,2021年装机MC-21试飞。俄方称其油耗比同级产品低10%-15%,但数据来源模糊,实测性能存疑。更关键的是,俄罗斯民用发动机历来有“可靠性黑洞”:军用发动机可以不计成本保性能,但民用的核心是经济性。若故障率高、维修频繁,航司根本不会买单。

PD-35:画出来的“大饼”

号称对标Leap-1C甚至GE9X的PD-35,目前仅展示过风扇叶片模型,2035年能否量产都是未知数。拿它说事,纯属战略忽悠。

三、俄式合作:历史教训与战略陷阱

俄罗斯此番递出“橄榄枝”,绝非单纯技术合作,背后至少三重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