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D:电磁战场“重型推土机”
拆解30毫米航炮和红外跟踪系统,腾出的空间被液冷散热通道和功率达100千瓦的干扰设备填满——相当于同时启动200台家用微波炉1。翼尖两具吊舱暗藏杀机:左侧128组微型天线阵列解析通信频段,右侧跳频模块0.1秒切换500个干扰频点。
挂载6个电子吊舱时,其干扰功率达美军EA-18G“咆哮者”的三倍,作战半径延伸至2000公里,可同时压制128个目标47。这款造价6亿人民币的电磁怪兽,已部署60架,成为空军体系作战的“电磁盾牌”。
歼-15DH:滑跃航母的电磁守护者
为适配辽宁舰、山东舰的滑跃甲板,歼-15DH做出关键妥协:保留机背减速板,维持较大尺寸雷达天线,确保在舰载机数量有限(约24架)时仍具较强空战能力10。其设计可追溯至2012年歼-15S双座型的技术验证,是海军在有限平台条件下平衡电磁压制与制空自卫的智慧结晶。
歼-15DT:福建舰的电磁刺客
编号1521的歼-15DT揭开技术跃升面纱:取消机背减速板,将节省空间转化为电子设备舱;雷达罩前移缩短,牺牲部分探测性能却大幅增强电子战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