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短期内填补五代机空白(国产AMCA进度迟缓),长期谋求军工自主,更在边境对峙中获取对东大的"非对称优势"。[page]
三、南亚棋盘生变:东大如何应对三重冲击?
普京的"武器外交"绝非简单买卖,而是精准投向南亚的力量砝码。笔者研判东大面临三大挑战:
1. 边境防空网承压
苏-57E若部署列城等高原基地,配合"锆石"导弹,可对东大纵深目标构成突袭威胁。尤其俄方吹嘘其"压制歼-20"的能力,虽实战效能存疑(苏-57至今未经历高强度对抗),但心理威慑不容小觑。东大需加速部署反高超音速武器,并强化歼-20的战场感知体系。
2. 巴铁战略天平倾斜
印度获得400公里射程R-37M后,巴铁预警机生存空间被挤压。若巴方歼-35项目受挫,可能要求东大提供更先进技术补偿,加剧区域军备竞赛。东大或需提前向巴铁转移部分六代机技术(如智能蒙皮、变循环发动机),维持战略平衡。
3. 军工技术扩散隐忧
俄对印转让发动机热端技术、雷达接口等核心工艺,若印度借此突破五代机生产瓶颈,未来可能从"武器买家"蜕变为"军火竞争者"。尤其苏-57E生产线落地后,印度或向越南、伊朗等东大战略关切国输出技术。[page]
四、破局之道:东大的战略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