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层下的稀土暗战
12台深海机器人潜入楚科奇海沟的刹那,阿拉斯加空军基地的将军们攥紧了拳头。声呐阵列扫描的岂止13%全球未开采石油?
数据战争改写北极棋局
笔者曾指出:现代制海权争夺在服务器机房已定胜负。东大船队每2小时回传的0.1米精度冰盖数据,正通过北斗卫星与俄罗斯核破冰船群实时互联,而美军巡逻机盘旋监视时,冰层下的水文信息已同步闪入莫斯科控制中心。更致命的是,这些冰情数据既能优化商船航线,更能校准东风导弹的末段轨迹——当美国国会还在为破冰船预算扯皮时,东大已在北极点建成第五座超算级气象站。[page]
结尾镜头推向历史纵深
浪涛扑打“雪龙2号”甲板的深夜,科考队员将万米岩芯样本封入液氮罐,屏幕上的三维海图已标记出稀土矿脉坐标。美军巡逻机的轰鸣渐远,但真正的败局早在三十年前注定:当东大从改装乌克兰旧船起步时,美国傲慢地冻结了破冰船生产线;而今东大用双向破冰技术实现“极地自由呼吸”之际,北美司令部作战地图上,那五道刺目的红色航迹正在冰原刻下新纪元坐标——2029年美舰下水之日,冰盖下的权柄早已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