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部署论: 他强调,在当前局势下,美国潜艇的战斗执勤本就是“既成事实”,此次调动“属于既定的战略巡逻进程,并非新威胁”。言下之意:你派潜艇来?我们见怪不怪了,日常操作而已。
否认局势升级: 佩斯科夫明确表示,尽管特朗普发表了敏感言论,俄方“并不认为当前局势构成任何形式的升级”。这显然是在淡化事件的“火药味”。
切割国内强硬派: 佩斯科夫特别指出,各国内部历来有“立场极为强硬的个体”(明指梅德韦杰夫),但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最终由普京总统决策,普京的立场才是“决定性因素”。这等于给梅德韦杰夫此前的核威慑言论贴上了“个人行为”的标签,不代表国家官方立场。
克里姆林宫这套组合拳,看似轻描淡写,实则绵里藏针。一方面,用“核战无赢家”的普世真理占据道德高地,呼吁克制,避免擦枪走火;另一方面,通过将美方行动定义为“常态化”和对梅氏言论的切割,既避免了直接硬碰硬升级对抗,又巧妙化解了特朗普试图制造的“核危机”恐慌,展现了一种战略自信。老蚕看来,这招“以柔克刚”用得老道,普京显然不想被特朗普的“推特治国”和“冲动决策”牵着鼻子走,更不愿让一个“前总统”的狠话定义俄美关系的基调。[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