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中东战火持续燃烧,中国这么干就对了!

时间:1754142195
来源:

科威特国防次大臣阿卜杜拉亲王近日透露的弹药厂项目,标志着中国军贸模式的突破。不同于西方"卖装备+附带政治条件"的模式,中国采取"技术转让+本土化生产"路径。以沙特为例,中国已帮助其建立彩虹-4无人机生产线,配套建设的维修中心使该机型战损修复周期大幅缩短,而且有了生产能力,就有了持续保障的供给。这种能力建设直接提升了中东国家的军事自主性。

二、中国方案的底层逻辑:构建发展型安全体系

占豪在曾在此前文章中揭示,中国对中东国家的合作正在构建新的合作格局:

技术代差优势:中国055型驱逐舰搭载的鹰击-21导弹(6马赫突防速度)对中东海域安全形成战略威慑,中国这些武器的水平全都超过美国,所以这些国家现在才会尝试性欲中国展开军事合作。

基建赋能经济:卡塔尔世界杯80%场馆由中国建造,配套的新能源微电网使场馆能耗降低40%,沙特、埃及等国的基建项目也是中国建造的。坦率说,若非中国的基建赋能,中东国家很难获得现在这样的发展格局。

中国与中东国家的这种"军事合作保安全、经济合作促发展"的双轨模式,正在改变中东力量对比。当中国帮助沙特建立"2030愿景"特区时,同步推进的5G通信网络覆盖使沙特军事指挥响应速度大幅提升,这种系统性赋能远超单纯武器销售。当然,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中东国家对中国实力的信任还不够,当然也是我们缺少展现,同时也不干涉相关国家内政,因此我们军事装备出口的爆发还需要时间积累。譬如,有些装备和弹药就得他们自己买生产线制造,这样才能更好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