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的外交棋局上,时钟指针正指向一场生死攸关的倒计时——10月18日。这一天,悬挂在伊朗头顶的“金融核按钮”将迎来命运拐点。面对这柄悬顶之剑,伊朗外长阿拉格奇的身影在四月、五月间穿梭于欧洲,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正悄然展开。
伊朗为何在关键时刻调转方向,将筹码押在欧洲?答案深藏于2015年那份核协议与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的残酷条款中。英法德三国手中紧握着一把名为“快速恢复制裁”的终极钥匙——无需联合国冗长投票,只要三国认定伊朗违约,即可瞬间重启那曾令德黑兰窒息的全面制裁绞索。
这把钥匙的“有效期”,正指向今年10月18日。一旦在此之前被按下,30天内,伊朗将面临SWIFT金融动脉被切断、石油出口瞬间归零、航运保险全面断供的三重绞杀。这种场景下,伊朗经济将被推入万劫不复的冰封深渊。
然而,若伊朗能巧妙周旋,将这场危局拖延至10月18日之后,局势将陡然逆转。届时,任何恢复制裁的企图必须提交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中俄手中紧握的否决权,将成为伊朗在绝境中撬开的一道宝贵生门——一丝喘息之机,一线翻盘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