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台“大酒桶”喷涌磅礴动力,钢铁巨翼割裂华北苍穹,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彩排中,三架运-20B组成的编队向世界宣告——中国战略空军的“完全体时代”已然降临。
华北某机场,三架运-20B以楔形队形刺破云霄。阳光下,四台被军迷昵称为“大酒桶”的涡扇-20发动机闪烁着冷冽金属光泽,澎湃动力在空气中荡开肉眼可见的激波。
这组刷屏社交媒体的编队飞行画面,不仅是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预演,更是中国航空工业二十年磨一剑的庄严宣言。
远处西飞厂区,卫星影像揭示更震撼的场景:17架换装“大酒桶”的运-20B列阵待发,灰色涂装覆盖了整片停机坪4。脉动生产线全速运转,一架架鲲鹏正在以每月3-4架的速度完成总装。
01 告别“心脏病”,涡扇-20横空出世
中国战略运输力量曾深陷“动力之困”。早期运-20搭载的俄制D-30KP-2发动机单台推力仅12.5吨,四台合力不过50吨。
这型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动力装置,噪音大、油耗高,更致命的是无法与飞控系统深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