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战火再起:以色列50枚导弹空袭胡塞武装

时间:1751943961
来源:

三、伊朗困局:走钢丝的"抵抗轴心"

笔者深入研判德黑兰战略时,发现其深陷三重矛盾旋涡:

地缘杠杆与引火烧身的恐惧:若公开支持胡塞,将招致美以毁灭性打击;若划清界限,则丧失红海战略支点;

区域联盟的裂痕:沙特既未谴责导弹袭船,也未支持以军空袭,海湾国家在美伊间骑墙的姿态,折射出中东权力格局的重塑。

四、以色列绝境:精准打击难掩战略破产

以军50枚导弹的战术胜利,掩盖不了三个战略黑洞:

防空神话破灭:"铁穹"对高超音速导弹拦截率不足20%,本·古里安机场多次瘫痪印证防御失效;

多线作战陷阱:真主党在黎巴嫩、哈马斯在加沙、胡塞在红海构成"抵抗之弧",三面受敌的以军已成强弩之末;

国际孤立加深:沙特暧昧态度暗示海湾国家疏离,美军航母介入反而激化区域反美情绪。

尤其当胡塞武装将民用货轮转化为"浮动炸弹诱饵",迫使以军在国际舆论与国土安全间两难抉择时,所谓"中东小霸王"已落入代理人战争的无底泥潭。[page]

五、深渊边缘:第六次中东战争倒计时

当前局势呈现三大危险信号:

武器代差消亡:胡塞用伊朗高超音速导弹+自研无人艇的组合,证明非国家行为体首次获得对主权国家的技术均势;

笔者必须提醒列位看官:当希腊货轮燃烧的油污随洋流扩散时,这场始于加沙的冲突已演变为裹挟全球经济的"超限战"。若以色列继续将黎巴嫩当作出气筒,伊朗持续玩火技术输血,红海的火星必将引燃整个中东火药桶——届时任何防空系统都拦不住席卷世界的冲击波。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