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夜空惊雷:俄军“匕首”破空,“小摩托”撕碎防空神话
——从战术细节看美制武器的致命软肋
一、闪电突袭:匕首与小摩托的“死亡华尔兹”
2025年5月24日凌晨的基辅上空,俄乌冲突的战术剧本被彻底改写。俄空天军米格-31K战斗机携“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突袭,配合伊朗“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即“小摩托”)的蜂群冲锋,仅用13分钟便撕开了乌军引以为傲的爱国者防空阵地。这一夜,西方军援的“金字招牌”在实战中轰然崩塌。
从当地民众拍摄的画面看,00:06分“匕首”导弹升空,10分钟后即突入爱国者拦截区。乌军虽迅速发射2枚拦截弹,但爆炸火光却直接吞噬了己方阵地。这一幕与2023年5月“匕首”首次被爱国者拦截的“神话”形成鲜明对比,暴露出美制防空系统在应对多维度饱和攻击时的致命短板。[page]
二、技术解剖:为何“匕首”能穿透铁幕?
“匕首”作为空射型高超音速武器,其最大速度达10马赫,配合米格-31K的2.5万米高空发射,能实现2000公里外精准打击。而此次俄军更创新性地采用“时间差战术”:先以“小摩托”低空慢速突进吸引雷达开机,待乌军防空系统暴露坐标后,“匕首”随即从高空俯冲,形成立体打击波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