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集体陷入沉默。《经济学人》勉强承认“中国武器为巴基斯坦提供了不对称优势”,澳大利亚NZZ则哀叹“阵风神话破灭”,而法国《回声报》只能酸溜溜地强调“印度飞行员训练不足”。这种“输不起”的嘴硬,恰恰暴露了西方对技术垄断地位动摇的恐慌。[page]
二、矛与盾的较量:歼-10CE如何碾压“阵风”
(一)雷达与导弹:超视距杀戮的致命差距
空战首杀的戏剧性远超电影:一架歼-10CE在181公里外锁定印军“阵风”,发射霹雳-15E空空导弹,让对手在毫无预警中化作火球。这背后是歼-10CE的AESA雷达探测距离比“阵风”的RBE-2雷达远50公里,而霹雳-15E的射程(145公里)更远超“阵风”配备的“流星”导弹(100公里)。印度飞行员直到被击落前,既未收到雷达告警,也未感知到巴方预警机的扫描——这根本不是单一武器的胜利,而是体系化作战的降维打击。
(二)机动性与成本:四两拨千斤的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