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欧班列VS北溪管道:谁是下一个“断气”目标?
俄欧北溪管道被炸的教训犹在眼前,中欧班列会否重蹈覆辙?答案是:风险与机遇并存。
1. 俄罗斯的“双刃剑”角色
中欧班列北线依赖西伯利亚铁路,但2024年俄方严查货物导致滞留,暴露出过度依赖单一通道的脆弱性。莫斯科的算盘很清晰:既想赚取过境费(每年数十亿美元),又担忧中国借道削弱其地缘影响力。这种矛盾在俄乌冲突后愈发明显——俄方甚至扣留中欧班列货物,迫使中国加速布局 “南通道” 。
2. 美国的中亚“暗棋”
哈萨克斯坦2022年“颜色革命”未遂,俄军紧急介入才稳住局势。此事揭示:美国在中亚的NGO和代理人网络,随时可能对中欧班列关键节点发动破坏。若亲美势力控制哈萨克斯坦或乌兹别克斯坦,中国陆路大动脉将面临“炸轨劫车”的威胁。
3. 中国的反制:跨里海与中吉乌铁路
2025年4月,中国与阿塞拜疆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跨里海运输走廊正式发力。这条线路绕开俄罗斯,经哈萨克斯坦、里海、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直通欧洲,成为高附加值货物的“安全通道”。同时,中吉乌铁路开建,未来可彻底避开俄罗斯,直插伊朗-土耳其走廊,形成“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