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结构崩塌:三大失衡撕裂工业根基
印度储备银行的报告揭开残酷现实:2022/23财年FDI净流入暴跌16.3%,这组数据背后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三大结构性癌变:
1.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畸形撕裂
当班加罗尔的程序员在硅谷公司敲代码时,北方邦的工厂却因缺电停工。印度过早押注IT服务业,导致制造业占比长期停滞在15%。这种"跛脚鸭经济"在疫情冲击下原形毕露——当全球芯片短缺时,印度连基础电子元件都无法自给。
2. 公私部门的结构性对立
塔塔集团可以建造航母,但公共部门至今造不出合格铁轨。这种公私分野导致产业链条断裂:私营企业追求高端制造,公共部门连基础工业品都难以保障,最终形成对华中间品19.3%的进口依赖。
3. 人力资本与产业需求的世纪鸿沟
印度引以为傲的13亿人口中,具备现代制造业技能的不足23%。当中国新能源产业工人人均掌握5项专利时,印度劳工还在为操作数控机床接受基础培训。这种人力断层直接导致苹果在印工厂良品率暴跌30%。
三、供应链困局:"去中国化"反成作茧自缚
莫迪的"自力更生印度"计划充满黑色幽默:越是鼓吹产业链替代,越是深陷中国供应链网络。三大现实枷锁将其牢牢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