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莫迪的“两难棋局”:国内狂欢与国际失声
莫迪政府的强硬姿态,本质是一场危险的“政治真人秀”。在国内,切断水源、驱逐巴公民等举措点燃了民族主义狂热,社交媒体上“给巴铁教训”的标签冲上热搜;但在国际层面,印度的“断水战”却遭遇集体沉默。联合国安理会仅呼吁“克制”,美国更公然支持印度“反恐”,仿佛2亿巴国民众的生存权不过是地缘博弈的注脚。
这种“双标”背后,是南亚权力格局的残酷现实。美国将印度视为“印太战略”支点,俄罗斯为军火订单默许印方冒险,而某东方大国则因战略通道安全被迫保持谨慎。当巴外长怒斥“世界为何沉默”时,答案早已写在强权政治的剧本里。
五、核阴影下的南亚:没有赢家的“恐怖平衡”
这场危机最吊诡之处,在于核威慑既是战争保险阀,也是末日倒计时。印巴两国合计拥有约300枚核弹头,一旦冲突升级,南亚将爆发人类史上首场“热核战争”——辐射尘随风扩散,全球气候骤变,农作物绝收……这种“核冬天”场景绝非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