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反对外线出击留在苏中,毛主席:你说得对

时间:1701227094
来源:

不仅如此,两天后的6月24日,军委还把这个战略计划扩大了,做了更具体更明确的分工,要求为:

开封、徐州间陇海线之占领及豫东、淮北各城之占领,全归晋冀鲁豫野战军负担;

山东野战军用以对付徐州蚌埠间铁路并调动徐州之敌出击而歼之;

苏中地方兵团吸引牵制南通、扬州之敌;

华中野战军占领蚌埠、浦口间铁路,兵出淮南,歼灭华中第三、第四分区之敌,策应北面作战。

这个外线出击大打的歼灭战计划,规模非常庞大,大到了什么程度呢?超过了两年半之后的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仅仅从徐州打到淮河以北,而这个计划是从徐州直接打到浦口,根本就没把华北傅作义和山东王耀武放在眼里,当成不存在。

但实际形势是什么呢?这个计划攻击的区域中,有郑州刘峙和徐州薛岳指挥的两个绥靖区的国军,数量约在百万之间。当时国军总共430万人,这就等于一战就要消灭国军四分之一。

这时候,留在华中的偏师华中野战军粟裕有点不同意见,他表示,我军总兵力虽然已经有127万人,但计划中准备投入此战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三个部队加起来,总共才十五万人,要对付100万国军,确实很难获胜。

粟裕的主要理由是外线作战放弃了自己已经比较成熟的根据地的人力、物力和群众组织,不划算,外线作战打得好还好,打不好又丢了根据地,就损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