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无人潜航器走向了系列发展,衍生出了海底探测型、反鱼雷型、环境监测等多种型号,大型和超大型的无人潜航器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既可以搭载不同载荷,执行更多的任务,还能发展为自主攻防的远程水下作战平台。
其中自主能力是制约无人潜航器发展的主要障碍,面对日益多样、灵敏的水下感知手段和更加复杂的作战环境,各国都在努力研究,攻克难关,中国在该领域也推出了一系列先进成果。考虑到中国在量子通信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将来的“蜂群”无人潜航器也将大量出现,势必将让解放军的反航母战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任何妄图挑战解放军的外部力量,都将面对一个更难缠的对手。[page]
5.未来海战模式,或将彻底被颠覆随着机器人、水下智能、仿生技术以及柔性控制技术的发展,海战形式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原本的集中大规模舰队作战逐渐被“多域战”、“分布式作战”取代。世界各国也有了统一的目标,打造多用途的水下无人化平台,进而拥有一支自主作战的无人潜航器集群。
(无人艇协同作战成为可能)这样一来,舰艇在大洋上拉开一条战线,利用无人作战平台在某一节点快速投入大量兵力,水面舰艇作为作战支点,无人平台成为作战主力,集群化的运用,或将重现陆战中对坦克集中使用的“闪电战”的作战模式,以前威武无比的航母,凭借着大吨位和装甲的防护,在海战中可谓是打不沉、打不烂。如今通过水下攻击,情况或许会发生变化,即便是航母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击沉。传统的海战模式或将彻底被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