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舰:自主突破
在“辽宁”舰的基础上,“山东”舰实现了从“续建”到“自研自建”的跨越。尽管总体设计仍延续1143.6型的框架,但中国工程师对舰体结构、舱室布局、航电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使其更符合中国海军的作战需求。这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掌握6万吨级中型航母的自主建造能力。
“福建”舰:跻身超级航母俱乐部
003型“福建”舰的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外界对中国航母的刻板印象:
吨位飞跃:正常排水量8万余吨,满载排水量超越“小鹰”级,直逼“尼米兹”级,跻身大型航母行列;
技术跨越:综合射频系统、电磁弹射器、电磁拦阻装置、精密进近着舰系统等核心分系统全面对标“福特”级;
体系成熟:从设计、施工到试航、训练,中国已打通超级航母的全流程技术链。
二、为何必须“量产”?战略需求与技术底气
1. 军事战略:从区域防御到全球存在
当前,中国海军与美国海军的航母实力对比仍悬殊(10:3)。即使考虑在航率,实际可部署的航母数量也仅为对手的一半。更重要的是,“辽宁”“山东”两舰的综合作战能力仅相当于一艘“尼米兹”级。未来,中国海军要维护印度洋、西非、拉美等远洋利益,仅靠3艘航母无疑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