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安全保障:美国与以色列私下达成协议,停止对叙利亚高层的“定点清除”;
战后重建资金:海湾国家将牵头投入不低于300亿美元的重建基金,优先修复政府控制区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持续消耗俄罗斯的军事与经济资源,伊朗因核问题陷入内外交困,朱拉尼政权判断“俄伊已无力支撑叙利亚长期战争”。这一赌注,本质是以小博大、弃车保帅的求生策略。[page]
二、链断伊俄——武器通道的切断与地缘杠杆的失效
叙利亚境内通往黎巴嫩、伊拉克的陆路走廊,长期以来是伊朗向真主党、伊拉克民兵运输导弹、无人机、轻武器的“血脉通道”。笔者在去年专栏中曾详述,该通道每月运输规模可达200‑300车次,包括“法塔赫‑360”弹道导弹部件、“沙赫德‑136”无人机组装套件等关键装备。
朱拉尼宣布切断通道后,以色列军方首次公开承认“已在戈兰高地观测到叙利亚政府军对伊朗护卫车队的拦截行动”。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在闭门会议上坦言“后勤体系遭遇十年最大危机”,德黑兰被迫启动成本高出五倍的海上秘密航线。